找到相关内容522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《楞严经》的真伪之争及其佛学思想

    以后,此经更是盛行於僧俗、禅教之间。实际上,更多的佛教学者是将其作为佛教教、观的总纲看待的。《楞严经》译出后,中国佛教诸宗,如禅宗、天台、华严、净士等,都十分重视,纷纷从中吸取营养,强化了其理论基础。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0953535.html
  • 三世因果经解说

    指出了人只要弃恶从善及行善积德,就可改运的道理。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,就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总纲。 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前世转世来的,有的是神仙转世,有的是由人转世的,有的是由动物转世的,……。不管是什么转世...

    邵伟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5954031.html
  • 王骧陆居士谈金刚经

    去了。全经的总纲说过了,下面再说无住的办法。  第四段,由“复次须菩提”至“菩萨但应如所教住”。复次,就是次说,菩萨对于一切法、一切心,应该一切无所住,先把布施来代表,说一个波罗蜜,即是六个波罗蜜,十...

    王骧陆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3754390.html
  • 千手观音像造形研究

      家佛教徒所持。出家人则有沙弥戒、比丘戒等。由戒而定,由定生慧  ,是三藏十二部诸经论之重心,也是佛法的总纲。而千手观音像,无  论坐立姿,予人第一感觉,就是「定」。  其次,千手观音像,在两眉之中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4854899.html
  • 外国哲学家和宗教学家笔下的支那内学院

    22 页。。《瑜伽师地论》一书的核心部分叫《菩萨地》,是大乘佛教教理学的总纲。《菩萨地》的内容组织,对另一部唯识经典《大乘庄严经论》的写成有很深的影响。在《内学》年刊第一辑里,吕澂写过一篇《论〈庄严...

    高山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0555516.html
  • 康德美学的宗教精神与道德精神

    和先知一切道理德总纲”。关于后者,《福音书》里还有许多的叙述,如“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”。但这里所说的爱人与爱尔维修他们所说的不同,出发点不是“自爱”而是“仁爱”,是以对上帝的信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90155886.html
  • 菩萨装施降魔印佛造像的流变——兼谈密教大日如来尊像的演变

    印。  此五佛顶严,各作五股金刚,以具五部之义。或作麻尼珠顶严亦得(须知不可执泥)。以上五印,略为诸佛手印之总纲(若造多佛像……则以下说别印补之)。其有以左手作着拳,巨指尖平入右拳内握。之起立当心,谓...

    陈明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32156036.html
  • 中国禅宗法脉传乘史略(2)

    日常生活场景中随时随地而发的“接机”,取代了看经坐禅的传统。形成充满怀疑否定倾向和泛神意味的时代氛围。  2、道一的佛性思想体系  佛性论向来是禅宗的立论基础、思想总纲,是禅宗思想与实践这一整套体系中的...平常心是道”的佛性思想体系为总纲,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他的修行理论。  在修行论上,道一坚持南宗“顿悟”本色。六祖慧能倡言“行住坐卧都是禅”,道一对此更有所发展。他强调“道不用修”、“道不属修”,也就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30456326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4)

     再从二谛的标准来看。二谛之说由龙树中观开始,以后的大乘即用它为组织学说的总纲。三大家之讲二谛,也体会了这一点,却偏重于理与境的方面,真谛,俗谛,都指理与境而言。世间人认为真实的叫做俗谛,出世间人认识...为止,真谛则在第八识外还建立了第九识,即阿摩罗识(无垢识或净识)。此第九识是结合“如如”和“如如智(正智)”而言,“如如”指识性如如,“如如智”指能缘如如之智。第二,关于三性,这是瑜伽行派的总纲,相当于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1856400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7)

    走上从文字上追求禅意的路子。雪窦死后,临济杨歧派的圆悟克勤(公元1069一1135年)采用雪窦的材料为基础(自黄龙分出后,他们就兼取云门的说法),在颂前加了“垂示”(总纲),在颂文中加了“着语”(夹注)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356403.html